第338章 半大孩子三品官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338章 半大孩子三品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38章 半大孩子三品官

  腊月二十日,现有十天便要过年了,官衙可以休息,但大宋时报做为临安与两浙百姓喜爱的读物,是万万不能停刊的。

  话说自十月二十六日中华是时报头刊发行,到十一月十三第六期发行正式开售,印数己经从最初的三千份涨到了一万一千多份,除了临安城百姓订阅,更有人借水陆方便,做了二道贩子,将报红发卖到临安周边的州县,甚至嘉兴、秀州、平江、明州等地也有人愿意购买大宋时报,哪怕价钱被二道贩子涨到了三文、四文。

  在这个信息传达极慢的时代,一两个月的消息可以当做新闻的时代,一张来自临安写有朝廷政令消息的报纸,它不香么?

  更不要说,这报纸之上有寻人启事,想前些年战乱,多少骨肉分离,这有了寻人启事,自是教人从心底生出了些希望。

  过年人可以回家休息,报纸不能停办,安维轩坐在报务院伏案审阅未来十多日的登在报上的稿件,只有眼下存稿多了,过年才能放假,轻松一些。

  甚至安维轩都想好了,在过年前将年后两期的报纸先印好封起来,只需到了发行日期教报夫散发出去,如此来大家都可以回家过年,这些时日实在是忙碌也是为了过年清闲。

  至于知识产权司那边,清闲又清贵的衙门,在节前这几日实在没什么事情,只等着停办公事回家过年。然而这些人都被安维轩唤到报务院帮忙,毕竟不能一边太忙一边太闲,造成冰火两重天的景像。

  当然,知识产权司这些官员差吏是不敢拒绝的,有人曾出言抱怨,安维轩直接将那人调到了报务院……

  依惯制,朝廷要于正旦庆贺举行节目,但不在安维轩的职责范畴之内。今岁原本隶属教坊的优伶己被遣散了去,朝廷要举行节目庆贺,再去民间招募便是。

  当然,这是晃谦之与教坊的事情,与安维轩半点干系也没有。

  就在腊月二十日下午,正在审阅报稿的安维轩得到小吏的通知,腊月二十一的大朝会,被推迟到了二十二日。至于是什么原因,安维轩懒得过问,毕竟要审完四五期的稿件,工作量太大。

  至于建造公主府,眼下己经临近尾声,过了正旦后再略行装修一般,估计明岁二月就全部峻工了。

  忙碌了两日,到了腊月二十二这日,安维轩如往日一般早早起来上朝,直到了于和宁门前排队等候进入大内时,却见得有顶十六人抬的大轿子,在五十多个持长矛的带甲兵士的护卫下插在了队列的前头。

  “谁这么大胆子,敢在宫门前不下轿?”见得这顶突然出现在百官队列前的轿子,有人惊道。

  听言,有官员斜看向那说话之人几眼,问道:“刚从外面回临安述职罢?”

  “莫要乱讲,这是秦太师的轿子!”与此同时,又有人立时喝斥道。

  ……

  安维轩自是识得秦桧的轿子仪仗,心道这秦桧的身子骨看样子是好了。

  这时,那边有知情的官员说道:“为了教太师上朝,官家将昨日的早朝推到了今日,更特许太师的轿子可以进宫,直至垂拱殿前。”

  “这是天大的恩遇呐!”有人叹道。

  更有人拍马屁道:“秦相国之柱石,得此殊荣理所应当!”

  对此,安维轩只是嗤笑了一声。

  不多时,和宁门开了门,秦桧的轿子最先进入,随后文武百官按班次职位鱼贯而入。

  及至垂拱殿前,秦桧自轿中走了出来,两旁分别有两个身着紫色官袍、年纪在十多岁的半大孩子,一左一右的扶持在两边,向着垂拱殿中行去。

  见得那两个半大孩子,安维轩不禁愕然,这两个小家伙自己一拳一个能打得他二人生活不能自理,竟然穿得是三品紫袍,而自己一个侍郎在官职前面加了个权,身上更是着绯,这公平么?

  见得扶持着秦桧那两个半大孩子,有人低声道:“这是太师的两个孙子,右边的是长孙秦埙,左边的是次孙秦堪。”

  擦!

  安维轩在心底骂了一句,孔老二的子孙被赐以衍圣公的头衔,带子上朝己经够威风的了,没想到这秦桧不令带养子秦桧、儿子林一飞,还有两个孙子一起上朝,这特么祖孙三代上朝,上下五千年也不多见。

  这时,又有人低声说道:“绍兴十五,秦相的三个孙子就一并进了直秘阁,赐三品官服,桌子小的秦坦尚在襁褓之中。”

  听言,羡慕者有之、妒忌者有之、愤怒者有之,但所有人都在保持沉默中。

  安维轩在心底又默默的骂了一句。

  就在安维轩心中暗骂之时,文武百官己经进入殿中,那边赵构在仪仗中入了丹墀,于龙椅上升行就座。

  “臣叩见……”美食见得赵构升座,百官前列的秦桧口中称颂,便要行礼。

  龙椅上的赵构见状,忙说道:“太师大病初愈,便莫要礼拜了。”

  不朝拜皇帝,这恩遇无以复加呐!

  文武百官纷纷在心底叹道。

  打量了一眼,那扶持在秦桧左右的两个孙子,赵构问道:“这两个孩子,可是太师的孙子?”

  “回陛下,臣右边的这个是臣的长孙秦埙、左边这个是次孙秦堪。”秦桧忙回道,又向身边的两个孙子吩咐道:“埙儿、堪儿,快快见过官家!”

  “臣秦埙秦堪叩见吾皇!”

  得了吩咐,两个孩子一齐下跪叩拜道。

  “小小年纪,极是通礼!”赵构示意二人起身,又说道:“诏令,着秦埙、秦堪二人入显谟阁任事。”

  在这两个孩子的叩拜声中,群臣心底无不讶然,但面容上依旧一脸微笑。

  显谟阁,即皇家图书馆,这二人的官职大抵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管理人员,而且是那种有学问的官员。

  早朝进入正题。

  自从上次朝会,张扶、吕愿中二人被安维轩狂喷了一气后,再没有人敢冒着被打脸的危险,为了讨好秦桧而来刁难安维轩。秦桧又一直处于养病之中,朝廷难得的又平静了近一个月。

  依程序,通政银台不痛不痒的奏了几件事,龙椅上的赵构依例应了几声,文武百官就该各回各的衙门,等着二十五的朝会后放年假回家过节,直到正旦再出来上正旦大朝。

  就在安维轩心不在焉等着下朝神游天外的时候,忽听得朝堂上有人提及自己的名字,令安维轩一个哆嗦,将思绪回到现实里来。

  目光投向前方,正见得立在百官前的秦桧在那奏话,而这秦桧的话语里竟然是在提及自己。

  “这老贼厮,莫不是要寻自己的麻烦?”安维轩心中恨然。

  就在安维轩心中暗骂之时,只见得丹墀上的赵构将目光投来,向自己问道:“安卿,你可否愿去?”

  “陛下,何事?”听得模模糊糊,安维轩不得不问道。

  安维轩这一问,教赵构面色立时黑了起来,连带着秦桧的面色也极不好看。

  赵构很是不悦的向着安维轩问道:“太师方才所言,安卿未曾听见么?”

  安维轩忙上大奏道:“陛下,宫殿太大,臣立于百官后方,太师年迈又是大病初愈,中气略有不足,奏言听得很是模糊。”

  这位驸马爷的心气高呐,根本不把秦太师放在眼里呐!

  听安维轩这般说,朝中百官心中如是想道。

  赵构无奈,只得又教通政官将奏报讲了一遍。

  绍兴议和,宋每岁贡金国岁币银二十万两、绢二十万匹。枢密院差出使臣四人管理押运银纲,户部差使臣十二人,管理押解绢纲,会同左帑库管理官员,并于头一年年底腊月中下旬抵达盱眙军卸下,并派将军一员,率军三百人,押解样银过淮河交割。

  依往年惯例,在抵达盱眙军后,略做休息后在腊月二十六、七,由正副使臣带人先将纹银百锭、白绢五百匹送过淮河,当做样品给金人看,金人满意后,将样银、样绢各取一部分,令人一份送到汴梁漕司,一份送到上京会宁府,再一份留在金人泗州双备参照。

  每岁的岁币交接,大抵要持续两到三个月才能完结。

  然今岁金人提出要提早交割,所以在今岁进入腊月,便着人将岁币押运起行,并在腊月十六到的盱眙军。次日,派人将样银与样绢送到淮河对岸,金境的泗州。

  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金人在将交割岁币时屡屡刁难,交绢十匹退九匹,而金人称银子的称也极为不准,一两银子在金人的称上只有八分,而胥吏又屡屡索要好处,处处为难,使得今岁岁币交接异常艰辛。

  安维轩是听得明白了,枢密院与户部派去的人被屡屡刁难完成不了交割岁币的任务,无奈之下只要派人向朝廷禀报。

  显然,从盱眙军递来的奏疏是要经通政司传到秦桧手里的,秦桧却将自己推了出来顶缸。

  对此,安维轩心中极为不悦,向上拜道:“陛下,交割岁赐者,枢密院有官四人,户部有官十二人,共十六人,然这十六人尚无办法,臣更是觉得难为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rgls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frgls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